载带卡件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卡件原因主要有两类:
零件尺寸偏大,零件变形或有毛刺;
载带尺寸偏小、变形、倒钩、成型不良及设计考虑不周全;
不良原因分析:
零件类:
零件尺寸不在设计范围内,导致与载带槽之间存在干涉,出现卡件现象;
零件存在变形或毛刺,变形或毛刺的位置与载带槽之间存在干涉,导致出现卡件;
载带类:
成型模磨损导致成型模尺寸变小,导致载带槽与零件之间存在干涉,导致卡件;
例如:模具长时间使用,未对模具进行保养确认,模具的棱角会出现磨损,底部棱角变成R角(如下图),成型后,槽内底部成圆弧现象,导致零件PIN脚与槽内圆弧存在干涉,出现卡件不良现象;
放料盘不能顺畅的放料或者收料段出现向后拉动时,加热位置出现错位,导致成型倒钩,槽尺寸出现偏小不良导致卡件;
如:放料盘内圈的胶纸粘住轴心而不能顺畅的放料,拉带不能正常拉到位出现加热模错位情况,成型后,槽内一边出现加热模错位现象。
载带调机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槽壁很薄,绕盘后出现变形,包装后出现卡件现象;
载带经运输/快递等过程中出现挤压,导致载带变形,包装后出现卡件现象;
载带设计时,公差考虑不周全,导致载带槽尺寸下限与零件尺寸上限存在干涉或间隙过小导致包装出现卡件现象;
改善对策:
零件类:
确保零件的尺寸在设计的公差范围内;
包装零件在包装前全检处理,避免零件存在变形及毛刺等现象;
载带类:
要求工程严格按照《模具作业管理程序》对模具进行寿命管制,并定时对模具进行保养确认;
确保放料盘能顺畅放料或者收料盘正常收料,避免出现皮料拉动导致加热模错位现象;
要求技术员调机时,需要严格按模具SOP上的成型参数进行调机设定,避免出现槽内太薄,容易变形;
做好载带包装防护,尽可能减少快递,避免运输导致载带槽穴变形;
工程做设计时,需要了解客户端上下限,更好的对载带槽穴进行设计,避免出现卡件现象;